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师资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18-02-09浏览次数:464次

一、促进农村师资可持续发展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上多种因素制约,我国城乡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不高,等等。可以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这些不仅制约农业、农村发展,也制约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拉长“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这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社会短板。

  农村教育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优秀乡村传统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础。要办好农村教育,农村师资是关键。

  二、农村师资面临的挑战

  从现实情况来看,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当前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 2020年)》,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的问题一再被提及。由于在农村工作环境复杂和条件艰苦、待遇不高及青年教师择偶困难等现实问题,导致农村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存在难留和流失严重,新教师补充困难、小学农村师资队伍老龄化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既是农村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也是造成农村教育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主因,更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农村师资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这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乡村振兴是把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要充分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城乡关系。因此,我们乡村教育转变观念:乡村教育的目的不在使乡村为城市服务,也不在使村里人简单地转化为城里人,其主要目的是要农民有改造乡村社会的精神和能力,提高农民的成长与发展,而不是被动接受改造或教育。乡村教育要为乡村生活和社会发展造血而非抽血,城乡之间应形成平等互动的良性生态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发展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内生增长机制。特别是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的输入和建设必然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促进农村师资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构建新时代农村师资可持续发展机制。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农村教师激励机制。在物质方面,较大幅度的增加乡村教师福利待遇,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工作回报率。在精神方面,注重对乡村教师的荣誉激励,增强社会对教师工作的美誉度和认同感,同时,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使有能力的教师脱颖而出,埋头苦干的教师发展有望。

  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以提升教师待遇和发展空间为核心,健全落实农村教师各种保障措施。要大幅度提高工资待遇,建立“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机制,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政策惠及农村教师。研究实行农村教师基本工资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特殊支持政策,实现这些农村教师工资标准不低于同级省会城市教师工资标准。进一步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助标准,完善正常增长机制。改革完善职称政策,建立体现乡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实际和特点的评价标准。

  第二、研究制定符合乡村及艰苦边远地区实际的教师提前退休政策。目前,我国农村教师年龄结构有学前及中学阶段教师年轻化,小学教师老龄化的特征。截至2016年,我国农村55岁以上教师有22.5万,其中小学教师近19.8万,占55岁以上农村教师87.8%的比重。农村教育中“劣质师资出不去,优质师资进不来”,教师队伍呈现出缓慢的新陈代谢状态和相对凝滞的发展格局。研究制定符合乡村及艰苦边远地区实际的教师提前退休政策尤为迫切。

  第三、建立灵活多样引进教师方式。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促进中青年及骨干教师柔性流动,为他们在农村服务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第四、以激活本土人才为根本,健全农村教师培养机制。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项目、扩大在艰苦边远地区招生规模。鼓励艰苦边远地区与院校合作,探索“高考定向招生、在校定向培养、回乡定向就业”方式,以加强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资源开发。

  第五、加强农村教师培养。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师工作队伍视野不宽、专业能力不强、对农村教育感情淡薄的现状,要在加强对现有教师工作队伍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以及价值认可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完善乡村教师的培养体系和人才回流机制,在农村领域倡导教师的逆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要顺应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加大高等教育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增加高校师范专业投入、减免学费等方式,引导有志有为青年进入“三农”领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部副研究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