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逻辑
发布日期:2018-02-05浏览次数:385次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首要任务,是全球教育政策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国际社会倡导的共同教育目标,是维护全人类共同核心利益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高教育质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必然选择。老百姓对教育的新期待核心是质量和公平,不追求质量的公平是假公平,不看重质量的改革是伪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很有必要廓清相关主体的行动逻辑。
一、政府是教育治理质量的保障主体
政府是教育质量的保障主体,政府需要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确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项目,健全科学教育评价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保障服务。
1.更新质量观:全面系统可持续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全面系统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正在形成。既不能以教育发展替代教育质量,也不能以教育投入替代教育质量,更不能以局部亮点代替整体质量。既不能用包装伪装质量,也不能为短期效应牺牲长期质量,更不能以怠政、庸政和懒政的态度漠视教育质量。全面系统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既要重视培养中小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要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创意能力,重点是立德树人;既要着力提高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要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重点是提高幼儿园基本办学标准和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契合社会需求的程度;既要着眼提高示范性学校的教育质量,也要提高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重点是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既要提高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也要提高全国所有地区的教育质量,重点是提高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既要为所有人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也要让每个学生接受适切的教育,重点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扶贫。
2.确定优先项目:把经费用在刀刃上
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深刻剖析教育病理,还原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根据轻重缓急精选优先项目。优先顺序影响着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决定着学习者能否从教育中真正受益。对于教育质量而言,第一要素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其次是学校管理水平,再次是基础设施。要把主要精力和重点资源用于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促进校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教育家办学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减少对学校的过多干预,破除影响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等核心问题,而不是关注学生书包重量、学生在校时间、学生睡眠时间、学生锻炼时间等等细枝末节问题,或满足于标准化、普及率、入学率和升学率等教育发展指标。可以在教师管理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工作在最边远贫穷的地区、最薄弱的学校、最艰苦的岗位上的教师得到真正实惠,获得最高待遇。提高门槛,让教师成为真正受人尊重的职业,让教师岗位由真正高度专业的优秀人才充任。
3.推进绿色评价:让学校办学有方向
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不能让教育行政化将学校异化为行政衍生机构,也不能让学校公司化将学校异化为商业性公司。要树立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质量文化,完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完整、有效、规范的质量监控制度。虽然这些年绿色评价已经成为教育质量评价风向标,上海市等30个地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绿色评价”改革试点,但唯分数论、片面强调升学率的倾向在部分地区依然比较突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考试分数是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在某些地方考试分数成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学校也将学生考试分数用来评价教师工作的质量,并与教师福利待遇、职称职务晋升挂钩。以升学率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导致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师生身心健康备受摧残,教育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唯分数论的重要缺陷是,学生往往在学习得分不高的科目时收获最大,更为不幸的是学生会放弃多方面尝试的机会和勇气。政府可以试行学校发展档案袋制度,综合学校发展重要指标,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教师发展状况、学校管理水平等,持续收集学校发展大数据,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
二、学校是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
学校是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支持。学校需要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重教转向重学,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从封闭到开放:引来教育活水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终身学习时代,以传授间接经验见长的学校教育应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单靠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难以形成对学生有吸引力、有高价值的影响。学校只是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学习者的个体性、终身性、全民性教育需求,不可能全部在学校得到满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课堂,更多的学习发生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当中。一粒水滴融入大海才有生命,一个人只有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会真正拥有美好人生。学校必须面向外部世界开门办学,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不同场域为学生增长才干。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枢纽作用,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营造良好家校、社会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通过家长教师联谊会等途径,让社区居民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创设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生活情境,定期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和社会公益活动。统筹本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的立体课程体系。
2.从重教到重学:让“学校”名副其实
陶行知曾嘲笑民国时期的中小学名为“学校”实为“教校”,如今以教为主的“教校”仍大行其道。正如郑也夫所说,“为考试而教日益占领公立中小学的课堂,造成消极被动学习的学生和例行公事的老师。”[1]
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自主的学远胜被动的教,重心应从教师活动转向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兴趣,帮助学生找到持久的快乐,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佳成果。古代有《学记》却没有《教记》,以学为主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髓。学校教育的优势是拥有一批专职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专业性和敬业精神才是教师获得社会尊重和职业尊严的根本。教师不仅要具有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拥有丰富人生阅历和高超人际智力,经历多岗位历练且充分社会化。只有这样,教师才更有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人际智能,增强学生坚忍不拔和屡败屡战的意志力。直接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师范生并不一定是教师来源的主渠道。
3.从标准化到多样化:回归教育本质属性
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才是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不能以统一性和标准化取代多样性和特色化。学生千姿百态、学校特色鲜明,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支持,学生群体拥有不同家庭经济文化背景,以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的工业化办学思维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必须研究每位学生学习生活方式、习惯、智力、爱好、情绪、意志等个性特征,为学生提供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教学帮助学生成就人格。学校需要有农业般的耐心,构建知识、生活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同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土壤、空气、阳光、水分,然后静等春暖花开和秋果飘香。
三、学生是教育质量的行动主体学生是教育质量的行动主体,是教育质量的直接体验者和最终受益人。学生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全面理解学习内涵,从分数竞争转向共同成长。
1.从被动到主动: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家庭是港湾,教师是水手,学生才是人生航船的舵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
学习者应从他控走向自控,发现并保持自己的兴趣,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博闻广识、审思明辨的基础上学会选择,确定专业、职业和人生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直接经验的优势,积极寻找机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把终身学习作为首选的生活方式,不仅做知识的消费者和传播者,更要做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2.从分数竞争到共同成长:全面理解学习内涵
学习改变自我,学习改变世界。考进名校、获得高学历不是学习的终点,也不是人生探索的终点,更不是通向幸福生活、成功事业的通行证或充要条件。文凭学历更多时候只是生活的装饰品,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分数远不是成长过程的唯一,考试分数远不等于学生综合素质,单靠考试分数无法应对人生进退起伏。学习的目的不是淘汰他人成就自己,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因此团队精神、小组学习、合作性学习更值得提倡。情绪智力主要通过与他人自由相处中得到发展和传承,很有必要与家庭成员保持联系,留出更多闲暇时间,增强与人相处的能力。拥有自由的思想、勇敢的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认识自身和他人情绪,懂得自我激励,更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郑也夫说,“做人之道重于做事之道,生命的范围大于事业的范围,赢得他人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3]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部副研究员,本文引自《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2日)
[1] 努斯鲍姆. 告别功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50.
[2] 万丽华等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130.
[3] 郑也夫. 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