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学习辅导百问》
发布日期:2017-11-29浏览次数:372次
32.如何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决定》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从3个方面贯彻落实。
第一,必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德育课程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程,要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准确规范各阶段德育目标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从小学1~2年级起,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重在品德启蒙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初中开设《思想品德》,重在进行良好品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高中开设《思想政治》,重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常识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相统一,形成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第二,必须打好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把德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衡量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水平,要看是否遵循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从德育覆盖领域看,应整体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小学全面整合德育资源,改进德育方法和形式;在高等学校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从德育横向渗透看,要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发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注重德育与所有教育教学环节联系,深入挖掘各学科蕴涵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抓好社会实践环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适应青少年群体交流方式,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寓教于健康向上文化活动之中,扩大青少年参与面,丰富学生体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必须把学校德育体系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有机结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要内外衔接,让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当前工作着力点,一是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青少年德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二是建立教师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密切联络,学校与家庭、社区经常沟通的渠道,整合社会和行业系统资源,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在引导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基础上,让家长和社会承担起加强青少年德育的应尽责任;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考核学校执行国家规定德育课程计划及各科教学蕴涵德育的成效,评价学校创建文明校园情况;同时,建立校外力量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与制度,考察企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及各类社会资源为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支持与服务情况。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表彰奖励优秀集体和个人,全面提高青少年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全方位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86.如何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
“十一五”期间,“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被列为国家级专项计划,目的是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重点是加强理论、新闻、出版、文艺4个领域的中青年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文化名家工程”则是近年新启动的项目,通过每年重点扶持和资助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的名家承担重点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开展创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专著等活动,遴选扶持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杰出人才。《决定》要求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这对于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要加快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高层次领军人物和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必然是中坚力量中的核心,他们的数量质量能否适应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将关系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关系着未来1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以遴选扶持杰出人才的文化名家工程为重点,结合“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等新的举措,力争到2020年,由国家层面资助的文化名家达到2000位,加上各地因地制宜地造就的文化名家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加大扶持力度,广泛搭建平台,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艺术精湛、社会影响大的文化各领域名家大家,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堪当大任的核心团队,真正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支撑。
第二,要重点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目前全国文化领域的人才资源总量约为1400万人,其中,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人才资源500万人,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人才资源约900万人,两者约为一比二,随着未来10年文化改革发展步入新的阶段,预计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至少增加到2000万人,若按相同比例,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的人才资源将分别增加200万人和400万人,因此,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显得尤为关键,要着眼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扶持资助具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文化骨干参与主持重大课题、承担重点项目、领衔重要演出”,从中遴选文化骨干和名家大师后备力量。要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的层次、类型、地区分布结构,注意吸引经济、金融、社会等领域优秀人才进入文化行业,形成一支热爱文化事业、熟悉文化市场运行规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包括文化企业家的队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多渠道吸引海外优秀文化人才”,不断提高专业文化工作队伍素质。
第三,要进一步扩大工程覆盖面。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约500万人才资源中,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宣传、出版传媒、文化艺术界分别占11%、23%、26%、40%。“十二五”期间乃至2020年,“四个一批”工程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拓展。从人才从业领域和属性来看,要加大新媒体新业态人才、基层宣传文化骨干人才、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从人才类型和紧缺程度来看,《决定》特别强调要“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对今后加强理论、新闻、出版、文艺4个领域人才培养明确了工作重点,对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实际上,“四个一批”工程的深入实施,将同《决定》部署的文化名家工程、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文化系统其他人才专项等密切结合,增加并用好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专项的政策调节和引导作用。
88.为什么要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
《决定》指出,“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更好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决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的要求,深度开发文化人才资源,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根本上要靠教育。2010年,全国本专科、研究生、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分别为883万人、38万人、659万人,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如在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中,文史哲经法毕业生133万人,占23%,其中艺术类近33万人,占5.7%,接近同年理科农科毕业生之和;再如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文化艺术类毕业生28万人,占毕业生总数5.2%,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7万人,源源不断地形成了中高级文化人才的后备大军。未来我国文化建设将需要2000多万的各级各类人才队伍,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上迈开更大步伐。
第二,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是主动服务文化繁荣发展大局、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决定》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目标,明确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涵盖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要求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对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来说,既要面对现存需求的扩展,也要关注新形势下新增需求。如造就高素质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提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素质,关键是增强现有专业的适应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充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特别是面对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需求,就要有针对性地拓宽专业方向;而要适应培养新媒体新业态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民间文化人才的多样化需要,还必须调整、更新乃至新设相关专业。而且,在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完善的背景下,适应文化改革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将成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必然选择。
第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发挥资源共享优势的创新举措。贯彻落实《决定》的部署,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特别需要人才供需双方的统筹协调。为培养上述紧缺人才,适应新要求一定要有新举措,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拥有专业门类齐全、师资队伍稳定等优势,而文化企事业单位具有实践经验丰富、资金较为充足等长项,各方之间应通力合作、深化改革,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加强与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或职业教育,打通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途径,搭建“双师型”教学研发团队,实行工学结合、在校生顶岗实习及名师名家带徒传艺等制度,共同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协同创新开发的新机制。此外,在努力输送素质高、能力强、手艺好的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同时,各方还可以充分利用共建基地这一载体,面向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需求,合作开展多样化的进修培训,共同为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89.为什么要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
社会文化人才是我国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决定》关于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的总体要求,我们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认识。
第一,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要。五千多年来,中华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重视发现社会文化人才,在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中重视培养社会文化人才。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仅靠专业文化工作者不够,还必须调动成千上万社会文化人才的积极性。为此,《决定》在部署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时强调,“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为深刻认识社会文化人才重要作用明确了方向,我们必须重视和统筹社会文化人才资源开发,重点关注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人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充分发挥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
第二,充分发挥非公有制文化单位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作用,必须在体制环境和人才制度方面一视同仁。《决定》在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时,强调发挥非公有制文化单位和社会文化人才的积极作用,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一是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二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支持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四是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健全中介机构。上述改革措施,将深入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单位所有制关系格局调整及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决定》的一大政策创新,是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为此,在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上,也迫切需要相应的政策配套。
第三,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实施相应的同等对待政策,体现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现实需求。在全国文化领域现有1400万人才资源总量中,纳入统计的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人才资源约占三分之二,若加上其他各类社会文化人才,业已形成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这是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新的文化产业格局的新形势下,国有文化单位的贡献将集中体现为发挥骨干作用和确保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而文化领域的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越来越成为激励大批社会文化人才就业创业的广阔天地,这些文化单位要想吸引和用好人才,关键在于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势必需要国家政策更多支持。为此,《决定》强调“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其中,文化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职称评审改革的深化、表彰奖励制度的完善,都应涵盖社会文化人才,政府实施的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及工程项目,也须统筹考虑社会文化人才,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一项举措,应当尽快落实。今后,评价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的实效,也要看是否将社会人才资源开发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
90.为什么要落实国家荣誉制度,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
《决定》提出,要“落实国家荣誉制度,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成就卓著的文化工作者。”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激发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文化名家大师的尊重和关怀,我们应从3个维度来深刻理解。
第一,建立文化领域国家荣誉制度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人才荟萃、名家云集的领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许多名家大师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不懈进取的工作态度,为推动思想文化新觉醒、形成理论创造新成果、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付出了辛勤劳动,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杰出创造和奉献精神,与人民群众传承创新文化的恢弘实践融为一体,理应得到全党全社会的承认和褒扬,永远载入民族振兴历史长卷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家荣誉制度问题,曾从立法角度对设置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以不同方式征求意见。党的十七大作出“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集中反映了文化领域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要求。
第二,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对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专业文化工作队伍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是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历史上文化名家大师如同璀璨群星,闪烁在人类文明银河之中,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特别需要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专业文化工作者发挥中坚作用,更要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纵观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文化传统深厚或文化软实力强的国家,都有表彰杰出文化人士的国家级荣誉制度,从最高荣誉奖到功勋称号等,旨在扩大本国文化名人影响,激发公民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施行过不同形式的表彰奖励活动,除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外,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曾对少数德高望重的文化大师专授“人民艺术家”、“人民作家”等称号,在省部级包括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系统也曾颁发过专项奖,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对造就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大家、艺术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意义非常重大,条件基本成熟。
第三,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有利于在全社会更广泛地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进一步兴起,赋予广大文化工作者更为光荣而崇高的使命,也对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成就卓著的文化工作者,包括不拘一格地褒奖杰出的社会文化人才,必将更加彰显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为广大文化人才开辟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获社会尊重的新局面。在国家层面隆重表彰奖励成就卓著的作家、艺术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他文化工作者,势必在引导文化人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方面,树立起一位位率先垂范的楷模;在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方面,树立起一面面高风亮节的旗帜。从长远看,国家荣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对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队伍,将发挥持之以恒、催人奋进的示范作用,而且对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将具有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重要意义,需要抓紧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其落到实处。
92.如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党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合力,文化志愿者一直是广大群众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决定》强调“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人民是文化繁荣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局看,如果说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主力军,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方面军,志愿者队伍则是生力军。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壮大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既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拓展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又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积极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和切实支持这项事业。因此,各地要按照《决定》的精神广开渠道,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学校教师、高校学生、离退休人员、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个体文化经营者以及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等,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调动各方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打造成为专兼结合、携手并进、充满生机活力的集体。
第二,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重点是适应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深入推进,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呈现更为多样化的态势,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文化权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文化志愿者发挥作用与壮大队伍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志愿者提供公益性服务,首先是“雪中送炭”,然后再“锦上添花”,为此,要把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重点放在适应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需求上,在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方面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无论是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的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还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都需要大批文化志愿者担当辅助服务的任务。同时,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很宽,首先是立足本地,然后再跨区域,《决定》强调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力度,都离不开文化志愿者主动参与、热诚行动和齐心攻坚;另外,不同地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传统艺术、口头传说、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等项目,以及保护文物、典籍、古迹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都需要具备相应条件的文化志愿者同专职文化工作者密切合作,与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融洽协作,共同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必须因地制宜形成并健全稳定运行机制。文化志愿者大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靠志愿者具有热爱公益性事业的崇高风尚,靠志愿者保持自觉乐于奉献的公益意识。不过,从营造有利于志愿者队伍规模扩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出发,各级党委政府还需要帮助志愿者建立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方式,健全稳定的服务运行机制,按照不同类型志愿者的专业职业特长、服务优势和本人意愿,为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方式类型、增强志愿者服务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注意协调志愿者同公益性文化单位、非营利新社会组织在公益性文化服务中的相互关系。要结合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会同各人民团体,采取表彰奖励先进、组织学习宣传等方式,推广文化志愿服务有特色有创新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发挥文化志愿服务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人投身文化志愿者行列,一起为文化繁荣发展增光添彩。
94.怎样鼓励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决定》提出,“鼓励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这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政策举措,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
第一,切实增强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自觉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层次多样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此,广大文化工作者应当经常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各行各业基层单位,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将火热的社会生活作为文化创作的深厚源泉,只有这样做,才能深切了解国情区情社情,深刻体会群众喜怒哀乐,从而创造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佳作,这应当成为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的高度自觉和实际行动。
第二,总结推广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有效经验。“三深入”是我们党对文化工作者的一贯要求,在不同历史时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革命战争年代,党指引文化工作者深入前线鼓舞指战员斗志,扎根后方宣传动员劳苦群众,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率领文化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深入”的主要方式和做法,一是重在体察社情民意,就是文化工作者通过“三深入”的行动,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挖掘素材,在人民的伟大创作中汲取营养,为创作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打下坚实的思想观念基础,准备好丰厚的素材资源。二是寓学习于服务奉献之中,就是文化工作者充分利用送文化上山下乡进社区的时机,把“三深入”与面向基层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把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的同时,注意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体察人民愿望、倾听人民心声,进而完善精品力作,提高文化产品服务质量。上述两方面经验,都值得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
第三,健全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保障机制。健全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文化工作者“三深入”持续发展并收到实效的重要条件。按照《决定》的要求,我们党鼓励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三深入”,固然需要有力的动员号召,更需要相应的机制保障。目前的重点,一是将文化工作者“三深入”与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密切结合。在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以及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乃至深化职称评审改革时,都应当对文化工作者“三深入”的经历实效作出基本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团体组织应有计划安排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到基层考察或挂职,为他们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素材、体验采风提供良好条件。二是将文化工作者“三深入”与集中优秀人才和优势资源、实施精品战略密切结合,在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时,对承担重任的文化工作者,要合理配置“三深入”的行动程序,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各级文联、作协及艺术家团体组织也应积极为其创造便利条件。
以上内容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 力 撰写
- 上一条: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基
- 下一条:大学变迁与组织模式应对